其实,身边人之所以认为动漫是小孩子看的,只是受到先入为主思维的影响。
所谓的先入为主,就是指先听进去的话或先获得的印象在头脑中占据着主导地位,当以后遇到不同意见时,就不容易被接受。
因为大部分人都是在儿童时期看的动画片,所以我们的潜意识会认为,动画片这种东西就是给小孩子看的。
其实,动漫也是有分等级的。
国内对于动漫的管制相对严格,一些有成人元素的动漫是不允许在电视台播放的。
但是,放眼国际,动漫是呈从下而上的分级制度。
越往上的级别,成人元素越高,这类动漫就不适合给孩子看。
所以说,动漫并不是专门制作给孩子看的,只是我们印象中的大部分动漫,都是比较幼稚的。
二、看动漫的心理学解释
其实,成年人之所以喜欢看动漫,主要分为三个层面。
1、享受动漫的轻松感
相比于电视剧,动漫的剧情更加丰富夸张,而且画风比较轻松诙谐,很适合人们茶余饭后放松自己的心情。
无论是现代画风优美、特效强大的3D动画,还是曾经治愈系的老动画片,都能让观众们切身实地的感觉到自然的亲切以及赏心悦目的美感。
这种轻松感,会让我们在工作中紧张的神经放松下来,从动画中找到生活的趣味。
2、产生共鸣
无论是影视作品、小说还是动漫,这些艺术作品最大的用处就是让读者产生共鸣,释放自己的情绪。
动漫在这个方面就做得非常好,动漫里面的男主角往往是英俊潇洒,女主角温柔漂亮,能够满足人们对心中伴侣的幻想。
同时,他们在动漫世界里能做出人们现实生活中想做而又不敢做的事。
艺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,通过动漫中的某些人物,我们能够找到身边的一些类似的例子。
而在动漫世界中,他们往往会有更好的结果,这样更容易让人感觉到“过瘾”。
3、怀旧
“怀旧”一词最早出现于希腊语,有“返回家园”之意,最初这只是一个医学上的名字。
不过后来,“怀旧”这个词慢慢脱离了医学范畴,成为了一种社会文化。
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过去,有的不堪回首,有的充满甜蜜。
它是一种可以发生在任何人以及人生任何阶段的心理记忆现象,尤其是人到中年,对于过去的一些甜蜜充满着回忆。
其实,怀旧就是人的一种自我心理安慰。
对于生活在5、60年代的人来说,那就是动荡的岁月,奋斗的艰辛。
而对于生活在稳定社会的80、90后的人而言,这种怀旧就变成了一种甜蜜。
正所谓睹物思人,有时候我们看的并不是动画片,而是情怀。
比如,每当听到:“大雄,你上学要迟到了!”我们就会想到小时候赖在家里看《哆啦A梦》不肯去学校的那种淘气。
在那个时候,爸爸妈妈还是那么的年轻,奶奶和爷爷身子骨还很硬朗,我们的个头还没有晒衣杆那么高……
总之,有《哆啦A梦》《樱桃小丸子》《数码宝贝》《蜡笔小新》的童年,才是我们80、90后最完美的回忆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