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嗤」详细解释

「嗤」详细解释

嗤 《康熙字典》203页

拼音:chī

部首:口

四角码:62036

仓颉:RUMI

86五笔:kbhj

98五笔:kbhj

郑码:JZAI

统一码:55E4

总笔画数:13

笔顺:2515221251214

「嗤」基本解释

● 嗤 chī ㄔˉ

◎ 讥笑:~笑。~鄙。~诋。~之以鼻。

「嗤」详细解释◎ 嗤 chī

〈动〉

(1) (形声。从口,蚩声。本义:讥笑,嘲笑) 同本义 [sneer at]

岂多嗤呼。——《后汉书•隗嚣传论》。注:「笑也。」

人皆嗤吾固陋,吾不以为病。——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
(2) 又如:嗤靳(讥笑、羞愧他人);嗤嗤(讥笑);嗤鄙(讥笑轻视);嗤玩(嘲笑玩弄);嗤戏(讥笑戏弄)

词性变化

◎ 嗤 chī

<象>

形容布等扯裂之声 [sound of tearing]。如:嗤啦

◎ 嗤 chī

<叹>

表示唾弃和惊异

嗤,这话才叫怪。没了命,倒说没有什么恨。——叶圣陶《夜》

扫描版:汉字「嗤」在《康熙字典》页码:203.033

相关推荐